【有 . 沒有】
身為父母,我們常常糾結在:
我沒有,我要怎麼讓我的孩子有
我有,所以我的孩子也要有
我們糾結在孩子要「有」,因為我們相信孩子在各方面具備的越多,當我們不在一旁照顧時,他們能過的好的機率越高。
.
.
在育兒的路上,有兩句經典....
👉 我只能給孩子我有的
意思是,我自己擁有的,孩子也才有可能擁有。我能夠以身作則的,孩子才有機會做到。這句話其實在談我們對孩子的期待。如果自己做不到的,就不能期待我的孩子做到。
👉 失能的父母養出有能力的孩子
意思是,不萬能的父母,其實提供孩子更多學習的機會。那我有的能力呢?有時要當作我突然喪失了它們。重點不是我有沒有這個能力,而是盡量提供孩子自己練習然後習得這些能力的機會。
兩句經典的總結就是:不管我們自己有沒有,都別擔心。只要不抱期待並讓孩子有機會練習,他/她最終都會是OK的!
奉上今日的育兒定心丸!😁
.
.
.
.
#我只能給孩子我有的
#失能的父母養出有能力的孩子
#身心靈補給站
#蒙特梭利在我家
#意在育兒 #mind4parenting
Photo by Joe Calata on Unsplash